第三百九十九章 孤臣孽子,伤神之刀
来敬奉理学为根本。    尽管他是族中庶子,常受身份所累,却很重视礼法纲常。    认定君君、臣    臣、父父、子子,规矩不可乱。    再加上,季元晦曾提出过「理高于势」之说。    要求帝王正心诚意,养育仁德,安分做个「虚君」。    治国之事,当有贤臣良相行之。    这无疑是将儒门之术,臣子之责,拔得极其之高。    因此,作为理学大宗的季元晦的门人极多。    那门《理气本论》,亦是一度成为上阴学宫的主流传承。    即便到了百蛮皇朝入主中原,也很推崇,甚至定为官学。    唯独白重器对明君治世那套嗤之以鼻,不屑于做甘受约束的「仁德帝王」。    完全没有把那群迁腐儒生、士林权贵放在眼里,似什么名门望族,都不知连根拔起过多少家。    甚至于,白重器还公然呵斥过。季元晦毕生修持的天理之论,说是「与大路背道而驰」。    这又如何不让自诩理学传人的荀长陵,感到庆恶与畏忌。    尤其是信奉奇士之后,他从过往数十年的史书当中,照见诸多隐秘与禁忌。    更加认定景朝圣人是欺世盗名之徒,窃取玄洲正统的大贼!    这才豁出性命,冒大风险极力劝说凉国公。    「五龙同朝,四丧恶咒,这是虚空对白重器降下的莫大反噬。    丧子、丧妻、丧手足、丧国运,此为不可逆转的既定天数!    晏人博、徐天德之死,洛皇后阳寿、阴寿皆尽,四龙夺嫡争位,都是应验恶谶之前兆!」    荀长陵寸寸筋骨「喀嚓」作响,最后留下一句话,